导航
 
×关闭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解密 > 正文

春秋时期的建筑特点:高台建筑

2018-03-28 02:12:01

 <a href=/tag/chunqiushiq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春秋时期</a>的建筑特点:高台建筑

  春秋时期的建筑特点:高台建筑

  所谓的高台建筑就是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再分层建造木构房屋已经成为宫殿建筑的新风尚。这种土木结合的方法,外观宏伟,位置高敞,非常适合宫殿的目的要求。遗留至今年内的台榭夯土基址还很多。

  春秋时代存在着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诸侯国。各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生产水平逐步提高,能维持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消费,而财富也集中于城市中,再加上各国之间战争频繁,用夯土筑城自然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国防工程。

  从山西侯马晋故都、河南洛阳东周故城、陕西凤翔秦雍城遗址中,还出土了36厘米X14厘米X6厘米的砖以及质地坚硬、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两者均为青灰色砖)。说明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统治和生活享乐的需要,建造了大量高台官室,一般是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10多米的土台若干座,上面建殿堂屋宇。如侯马晋故都新田遗址中的夯土台,面积75米X75米,高7米多,高台上的木架建筑已不存在。随着诸侯日益追求宫室华丽,建筑装饰和色彩更为发展,如《论语》描述的“山节藻棁”(斗上画山,梁上短柱画藻文),《左传》记载鲁庄公“丹楹”(红柱)“刻桷”(刻椽),就是例证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变革,到战国时,地主阶级在许多诸侯国内相继夺取政权,宣告奴隶时代的结束。

  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后,进一步改变所有制,其中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强国,经过10战争,终于攻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我过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上一篇:春秋战国时秦国的都城在哪里
下一篇:春秋时期的金文的演变

相关推荐

  • 中国历史上最滑稽的谋反:只为到皇宫
  • 曹操梦到“三马同槽”,但天下最终“
  • 宋朝的“锦衣卫”皇城司
  • 袁绍手下大将淳于琼真的有《三国演
  • 三国曹氏最后的名将:智勇兼备名震天
  • 点天灯:历史上很少见,但这种刑罚残酷
  • 刘邦分封的异姓诸侯王都是什么下场

  • 图文推荐


    页面已加载完毕......